弹射起飞模式下,是否需要取消前“鸭翼”?

弹射起飞模式下,是否需要取消前“鸭翼”?

某型T的批量下线型号可能已经被“发现”。从外观看这种堪称全球三代半舰载机之王的重型上舰型号的外观对比滑跃版本显然变化不小,不过不少人原本预计的,因为是配合全球最强、效率最高的电磁弹射,因此认为有必要取消原先机体前部的2个“鸭翼”,认为这样可以至少减轻半吨级以上的空重,可以把这半吨的重量变成内油,增加作战半径。结果实际并没有取消这对“小翅膀”。那么为何没有取消?这就不单纯是“对原始设计的修改需慎之又慎”的问题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在探讨取消这对小机翼前,需要先搞明白为何当初在原型机上,也就是苏33系列上会增加这对小翅膀。对此还要先搞明白一个基本概念,就是从苏33上就有的这对小翅膀,并不能够叫作为标准的鸭翼,而是只能叫做前小翼。

不少战斗机上都会在机体靠近前段,也就是驾驶舱附近的两侧安排小型的机翼,这些机翼又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最简单,就是这种小机翼是完全不能偏转的,是永久性固定的。比如在早期幻影系列战斗机上就有这种设计。这里的前小机翼只能起到扰流增升的作用,就是一种放大了尺寸的扰流板,对飞机的纵轴操纵力矩没有多少帮助,因为其完全不能动。现在光辉战机2型上也实验性的增加了这类完全不动的前小翼。完全不动的前小翼对原始气动影响不大,甚至都不需要对战斗机最初的飞控软件进行大范围的修改,不过对飞机的格斗性能也增加不多,最多只是让飞机抬头力矩更小一些。第二类小翼,就是苏33上增加的这类小翼。这种小机翼是可以偏转活动的,可以大范围地为战机增加俯仰方面的操纵力矩。而且还可以增加飞机的总机翼面积,

提高整体升力。不过这种前小翼仍然不能叫做鸭翼。因为其不能差动。也就是两侧小翼不能一个向上偏转,同时一个向下偏转。这种差动会给战机带来非常明显的机体翻滚扭转力矩,可以飞出非常复杂的空中机动动作;有利于激烈的空战格斗和躲避来袭的空空导弹。比如10号和20号战斗机的前小翼才是操纵灵活性最高的标准差动鸭翼。不过苏33和以后版本的前小翼都不具备差动能力。因此只能算是三翼面战斗机而不是前鸭翼战斗机。那么既然不是标准的鸭翼,为何苏33在当初设计的时候,要在苏两拐的基础上增加这对前小翼呢?这就来源于苏27非常特殊的原始气动构造。苏27说到底是一种吊挂发动机的增升飞翼体布局的基本气动外形。飞翼体造型的升阻比本来就极好,而吊挂发动机的设计又造成了升阻比的进一步加强。

也就让苏两拐成为全球三代战斗机中升阻比数值最优异的战斗机。升阻比优异会带来很多明显的好处。这就是飞行巡航过程中相对更省油;而且低速操纵性能特别好。因此苏两拐可以在中低速下做出很多类似眼镜蛇之类的超机动动作。中低速状态下操纵性能特别好,也是苏两拐这种体型庞大的战斗机可以直接改装成舰载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总体积没有苏两拐大的F15想改成舰载机就基本没有可能,整体体积也不小的F14可以当舰载机,是因为采用了可变后掠翼的特殊设计,可以实现低速和高速性能通过变形机翼兼顾才可以做到。但是苏33并没有对苏两拐的基本外形和机翼后掠角进行明显的修改,就可以直接升级成全球现役吨位最大的舰载机,还可以从比美国航母吨位小不少的中大型航母上直接滑跃起飞,

再次说明吊挂发动机的飞翼体布局确实适合当大型舰载机。但是苏两拐的原始升阻比特别好,也不是没有代价。这就是苏两拐的升阻比似乎“好得有点过头”。会出现动不动就自己突然抬头大仰角的情况。这种现象甚至在原始设计国和外海用户国都造成过严重事故。当初原始设计国采取的解决办法,就是把苏两拐的前机身部分设计成故意的往下弯曲,成为全球所有战机中独一无二的“鹰钩”型,这样看上去让苏两拐特别的“杀气腾腾”。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有让前机身自然向下弯曲,这样才可以自然抵消一些苏两拐动不动就突然自己抬头的奇异力矩。同时也容易缩小前起落架的整体长度增加强度。这么做,好像是部分解决了苏两拐系列喜欢突然无预兆抬头的难题,事实证明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

甚至在原始设计国都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只能用压低前机身再加飞控软件来人工抑制无预警抬头现象。不过当把苏两拐升级成苏33当舰载机使用时,因为是重型战机而且需要大仰角滑跃起飞,此时又发现苏两拐原始的故意压低前机身的做法。造成航母起飞时仰角可能不足的问题,但是如果修改机身设计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不稳定,于是就想出了增加前小机翼了,让苏33系列成为罕见的三翼面重型战斗机的设计。事实证明三翼面的战斗机带来增升效率非常高。比如苏34战斗轰炸机2台原始发动机加起来只有25吨级的最大推力,却可以确保本机以42吨的最大全重起飞。而苏33的195米滑跃起飞能力在33吨以上。105米迎风起飞都可以做到30吨级,这几乎要超越弹射起飞的F14极限起飞重量。当然三翼面有雷达反射指标增大的问题。

不过某型T 本身并不担负争夺远海制空权的任务,那是新隐身机的工作。仍然是3翼面的T版本,如果用30吨级的总加力推力弹射起飞。估计最大起飞自重可能超过36吨的有人舰载机极限,会成为当今全球无与伦比的超重型舰载机,可以携带数吨级的重型弹药,一枚级可以重创对方的大型航母。由此可见这对小翼的保留还是很有必要。